1。工人→ 與業主協商;要求工會或第三方共同→ 與雇主談判→ 達成和解協議2。各方→ 向調解機構申請調解(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
3。各方→ 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調解協議達成后不履行)
4。各方→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他們對仲裁裁決不滿意,除非另有規定仲裁裁決是終局的)
上述步驟并非全部都需要進行。中國的法律法規只規定,提起勞動仲裁是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前提,解決勞動合同糾紛應當注意的問題,可以采取其他步驟
(一)注意勞動爭議的范圍
有些勞動合同糾紛不屬于法律法規規定的勞動爭議范圍。他們不能申請仲裁或訴訟,但應通過提起行政訴訟或申請行政復議來保護自己的權利。勞動爭議事項:
(1)因確認勞動關系引起的爭議
(3)因退市、解雇、辭職和辭職引起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和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和勞動保護引起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2。非勞動爭議事項:
(1)工人要求社會保險機構發放社會保險福利的爭議
(2)由于住房制度改革,工人與雇主之間的公共住房轉讓爭議
(3)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殘疾等級鑒定結論或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的異議
(4)家庭或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
(5)個體工匠、幫手和學徒之間的糾紛
(6)農村承包經營戶和雇員之間的糾紛
(II)注意處方過程
為了避免處方過程,法院無法支持上訴,因此,我們應當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利,以達到時效中斷的效果。一方當事人在申請仲裁期間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
(1)向另一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3)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
如果申請仲裁的期限被中斷,申請仲裁的期限應從另一方明確拒絕履行其義務之時起重新計算,或相關部門做出決定或明確表示不處理
(三)注意收集證據
盡管法律法規規定,因雇主的解雇、除名、解雇等決定引起的勞動爭議,應由雇主承擔舉證責任,解雇、終止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如果你想證明你的觀點,你需要足夠的證據。例如,如果你證明雇主和雇員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如果沒有勞動合同,你可以出示打卡記錄、工資單、為公司開具的快遞單作為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替人伐樹是雇傭關系還是承攬關系
2021-03-13刑事訴訟起訴狀
2020-12-0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
2020-11-19公司在合同期內要辭退員工應該有補助嗎
2021-03-22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父親無撫養能索取贍養費嗎
2020-11-15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