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法律體系包含在相關部門規章和一些地方性法規中,如1996年《勞動部關于企業員工流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7年《國家科委關于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意見》,《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珠海市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等。但是,在法律層面,沒有專門與《競業禁止協議》相關的立法。因此,在沒有統一的科學標準的情況下,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效力是一個問題
在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效力時,最重要的是在員工、雇主和社會利益之間找到平衡。競業禁止的根本目的是盡量減少雇員在受雇期間掌握企業商業秘密對企業可能造成的損害。它是企業保護商業秘密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禁止競爭構成了對員工勞動權和擇業權的限制,限制了員工利用從工作經驗中獲得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在熟悉的領域工作和謀生的自由。它具有明顯的不平等性,簽訂的合同基本上都是由對方操縱的,不言而喻,它對員工的生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本協議不能違反公共秩序或良好習慣。英國法官納賴勛爵認為,在特殊和合理的情況下,允許限制交易和干涉個人行為自由。合理的限制是唯一的依據。所謂合理性,是指為了合同相關方的利益和相關的公共利益是合理的。[1] 因此,受法律保護的競業禁止協議必須合理,并滿足以下要素:
首先,競業禁止的目的只能是保護商業秘密,簽訂競業禁止協議的企業方應當是商業秘密的權利人,即必須有商業秘密,這是競業禁止實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如果企業無法證明其商業秘密的存在,競業禁止協議將因缺乏保護而不具有約束力。對方-員工應為因其職位而接觸或可能接觸企業商業秘密的人員,而不是籠統、無原則地將所有員工包括在內。任何人在受雇期間不可能接觸商業秘密,不得成為競業禁止的對象。但是,對于董事和經理而言,無需另行約定,因為根據《公司法》的規定,競業禁止是他們的法定義務。第三,競業禁止的期限是適當的。在國外,競業禁止的最長期限為五年。目前,中國基本形成了競業禁止最長期限不超過三年的共識。[2] 在司法實踐中,具體時限應根據行業情況、員工個人情況、商業秘密性質、商業秘密期限等靈活控制,一般情況下,離職后最好不超過2-3年。然而,對于高科技領域來說,由于其技術和產品的快速升級,競業禁止期不應太長。從國外法學的角度來看,競業禁止的期限有縮短的趨勢。[3] 根據我國的現狀,高新技術產品的競業禁止期不應超過一年。具體來說,可以根據不同行業和技術更換周期的長短來規定限制期限,以防止企業規避法律,阻礙新技術的開發、傳播和利用,限制工人參與合法的市場競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效的刑事辯護
2021-03-24公司收購屬于專屬管轄嗎
2021-01-13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1-11職業病待遇包括哪些
2021-01-31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保險合同簽訂后可以撤銷嗎
2021-03-25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