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主體發生了什么變化?
勞動合同主體的變更一般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主體的變更。在實踐中,通常有兩種情況會導致主體的變化。一是企業合并和分立,二是企業轉移部分特定人員。根據勞動合同主體變更的不同情況,,勞動合同項下權利義務繼承的運作也不同
合并與分立
合并、分立的,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繼承其權利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因此,在企業合并或分立的情況下,勞動合同繼續有效,但主體變更為新企業
當然,原勞動合同的繼續有效并不意味著合同內容不變。根據《勞動法》第26條第3款,以“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合同無法履行”為理由,企業仍可以協商變更原合同。
和《關于勞動合同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7條勞動部頒布的《勞動法》直接賦予企業這樣的選擇權:用人單位分立、合并后,分立、合并后的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更,除企業合并、分立外,按照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與原用人單位的勞動者終止或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另一種常見情況是,企業根據業務需要直接將部分員工的勞動合同轉讓給第三方企業
例如,在向客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為了保密和長期穩定,客戶需要將提供服務的員工直接轉移給客戶。通常的做法是企業簽訂一份轉讓協議,該協議規定勞動合同將直接轉讓。雖然《合同法》第88條規定,合同一般可以轉讓,即“一方當事人經另一方當事人同意,可以將其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轉讓給第三方。”p>
然而,由于勞動合同的強烈個人屬性,這種一般性的轉移通常是不可能的。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與第三方企業的情況可能有很多不同。無論工作場所、勞動條件、勞動紀律、福利如何,勞動合同都可能與第三方企業的現有情況發生沖突。即使員工最初同意轉讓,他也可以根據第三方企業與原企業之間的各種不同情況提出異議
實現企業間轉讓的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方式是員工辭職,然后與第三方企業簽訂新的勞動合同。第三方企業在對員工的要約中必須明確規定,只有員工從原企業辭職,要約才能生效。這樣做的好處是,原企業不需要為此支付經濟補償,但第三方企業會給予員工更高的待遇,以獲得員工的同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才算群眾扭送
2021-02-28網貸逾期多久放棄催收
2020-11-12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021-02-12反擔保協議(一)
2020-12-31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中國人之間結婚手續是什么
2021-03-13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