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未提前打離職報告離職需要賠償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辭職,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違反法律規定,沒有提前通知用人單位,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通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九十條 勞動者的賠償責任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相關問題
一、不是所有勞動者都必須提前30天通知解除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以下情況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二、勞動者若在服務期內違反約定,或者違反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應當負賠償責任。
1.《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了服務期。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2.《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了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動者辭職應當提前30日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勞動合同解除。如果勞動者未提前打離職報告提出離職,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需要負賠償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軍人的自主擇業費是軍人個人財產嗎
2021-01-10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解除收養關系協議書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23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0-12-23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