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出工作職責勞動者可以解除合同嗎
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超出了勞動合同約定的范圍時,勞動者可以解除合同,但解除勞動合同不一定獲得經濟補償。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二、員工被迫辭職能否得到補償
關于這個問題,應當說是沒有什么爭議的。雖然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此規定不能一概適用。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未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并可支付賠償金。因此,如果系用人單位違約在先、導致勞動者被迫辭職的,用人單位不僅不可免除給付經濟補償金的義務,同時還負有相應賠償義務。
針對目前企業逼迫員工辭職現象日趨嚴重,有關人士建議:設立“推定解雇制度”,即為了防止企業為迫使員工離開企業,使出“調換崗位法”、“下放基層法”、“降低待遇法”、“長期出差法”、“明升暗降法”等手段,突然地、單方面地改變雇員的基本工作條件,如果雇員不愿意接受而辭職,他或她等于被雇主變相解雇,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雇主既沒有正當理由解雇,又沒有提前通知,雇主要對逼迫員工自動辭職的行為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如果在《勞動法》中增設此制度,基于法律的預測和指引功能,企業此類行為將會減少,員工的職業穩定性將會增加。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超出了勞動合同約定的范圍時,勞動者可以解除合同,但解除勞動合同不一定獲得經濟補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轉移離婚財產
2020-12-20刑事案件二審庭審流程是什么
2020-12-23房產繼承協議書如何寫
2020-12-15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房屋拆遷中的搬遷費由誰支付
2021-02-11撤銷訴訟保全申請書格式
2021-03-24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什么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我國產品責任的損害是如何賠償的
2021-01-05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0-11-16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