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法對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究竟是如何規定的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國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以上內容就是我國勞動合同法關于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解答,由上文可知,并非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就會涉及到經濟補償金,是否給與勞動者經濟補償金,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合同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2021-02-14農民土地入股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1購買使用盜版產品算侵權嗎
2021-01-14怎么舉報足浴店不合法
2021-03-16物業可以收取垃圾處理費嗎
2021-01-04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