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勞務合同和勞動合同
首先,勞務合同的雙方有可能都是自然人,或都是法人,而勞動合同雙方一方只能是自然人,另一方則是除自然人之外的用工主體,主要是法人或非法人單位;
其次,勞務合同受《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調整,而勞動合同受《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調整;
第三,勞務合同雙方是平等的民事主體關系,而勞動合同雙方在合同簽訂后存在隸屬關系,勞動者需服從單位的管理和支配;
第四,合同內容不同,勞務合同內容主要是雙方平等協商后的合意性條款,勞動合同的內容則更多的是法定性條款,雙方選擇的范圍遠小于勞務合同。具體來說,勞務合同的內容相對簡單,主要是有關約定的工作內容和勞務報酬,而勞動合同還包括勞動者的保險、崗位等事項;
第五,爭議處理方式不同,勞務合同一般通過法院訴訟解決(如果約定了仲裁條款,也可仲裁),而勞動合同必須先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對裁決不服的才能起訴到法院,對于部分情形的裁決甚至可以一裁終局。
從以上區別可見,混淆兩種合同,甚至將勞務合同當成勞動合同來簽,有可能使勞動者失去勞動法的保護,不利于勞動者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那么,是否簽的合同上只要寫的是勞務合同,導致的結果就一定是勞務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實踐中,以下兩種情況雖然勞動者簽的是勞務合同,但實際上已經構成了勞動關系:
一種是合同名寫的是勞務合同,但內容上卻與勞動合同內容相同,則這類合同實際上仍屬于勞動合同,雙方建立的是勞動關系;
另一種是,合同名稱和合同內容都明確屬于勞務合同,但具體履行中,勞動者是作為用工單位中的一員,接受單位的管理和支配,根據單位提供的工具、生產資料或辦公環境,遵守單位的規章制度進行勞動,這也構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至于所簽訂的勞務合同本身,可認定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歸于無效。
對于以上兩種情況,勞動者仍然可要求用工單位按《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履行義務,發生爭議的,可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
因此,對于勞務合同和勞動合同,勞動者既要謹慎區分,同時也要根據合同的具體履行情況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僅以合同的表面形式簡單判斷。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如仍有疑問,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十級工傷賠償標準2020
2020-12-28企業違反什么工會可以依法要求誰承擔責任
2021-01-02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定
2021-01-01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