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競業限制10年有效嗎
依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競業限制協議最長不超過2年,所以競業限制期限約定為10年是無效的。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保密義務和競業限制】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范圍和期限】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二、競業限制爭議是否必須經仲裁前置程序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應執行仲裁前置程序。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離職競業限制義務的履行發生爭議,如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承擔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違約金或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此屬于典型的勞動爭議,應先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若用人單位以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同時侵犯公司商業秘密,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為由提起訴訟,則此時競業限制條款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商業秘密保護措施而存在,而不僅限于理解為勞動合同的組成部分。雙方爭議屬于一般的商業秘密侵權糾紛,其不受勞動仲裁前置程序的限制,用人單位可以獨立進行民事起訴。因此,對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義務同時侵犯商業秘密的,用人單位有裁訟上的選擇權,既可以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訴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競業限制協議最長不超過2年,所以競業限制期限約定為10年是無效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起算點如何確定
2021-02-02如何分辨交通違法短信的真假
2021-02-21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冒名頂替旅游出險 法庭判決保險公司輸了
2021-03-20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車輛發生了保險事故因該怎么辦?
2021-01-31在租房的時候遇到拆遷有沒有補償
2021-03-10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31拆遷安置房房產證怎么辦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