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勞務合同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有學者認為,根據給付的標的,合同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以財產為給付標的的合同,例如買賣合同、贈與合同、借用合同;第二類是以勞務為給付標的合同,例如承攬合同、委托合同、保管合同、雇傭合同;第三類是以共同從事一定工作為目的的合同,例如合伙合同。第二類合同可以稱為廣義的勞務合同。廣義的勞務合同即是指一切與提供活勞動服務(即勞務)有關的協議。狹義的勞務合同僅指雇傭合同,即是指雙方當事人約定,在確定或不確定期間內,一方向他方提供勞務,他方給付報酬的合同。
廣義的勞務合同大部分都已成為有名合同,受《合同法》的調整,雙方的具體權利義務在合同中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如行紀、居間、保管、運輸、承攬、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等。狹義的勞務合同僅指一般的雇傭合同,由民法來調整。在這里,作為民事案由的一種,規(guī)定的是狹義的勞務合同,即雇傭合同。勞務合同是指勞務提供人與勞務接受人依照法律規(guī)定簽訂協議,勞務提供人向接受人提供勞務活動,接受人向提供人支付勞動報酬的合同。勞務合同糾紛即為以一方當事人提供勞務為合同標的,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勞務關系發(fā)生的糾紛。
【管轄】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因勞務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適用】
處理此類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民法通則》第119條,《侵權責任法》第35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
在勞務合同中,雇主處于支配地位,雇員則處于被支配的從屬地位。雖然雙方當事人的法律主體地位形式上平等,但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雇主與雇員之間的主體身份是不平等的。由于勞務合同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未明文規(guī)定,勞務合同糾紛適用《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調整。
在審判實踐中,要注意勞務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qū)別:(1)主體資格不同。勞動合同的主體一方是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等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是勞動者個人;勞務合同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2)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勞動合同的雙方主體間存在著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guī)章制度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但勞務合同的雙方主體之間存在經濟關系,彼此之間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3)雇主的義務不同。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給用人單位強制性地規(guī)定了許多義務,如必須為勞動者交納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低于政府規(guī)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等,這些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不得協商變更。勞務合同的雇主一般沒有上述義務,雙方可以自由約定上述內容。(4)調整的法律不同。勞務合同主要由民法調整,而勞動合同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guī)范調整。(5)不履行合同的法律責任不同。勞動合同不履行所產生的責任不僅有民事上的責任,而且還有行政上的責任,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勞動行政部門限期用人單位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工資,拒絕支付的,勞動行政部門同時還可以給用人單位警告等行政處分;勞務合同所產生的責任只有民事責任—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不存在行政責任。(6)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兩類糾紛的區(qū)別注意參考勞動合同糾紛案由部分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房產官司有哪些誤區(qū)
2021-01-29區(qū)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制作并銷售盜版光碟侵犯的著作權嗎
2021-01-10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1-02-15雇傭工人受傷沒有合同老板不承認怎么辦
2021-02-23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企業(yè)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yōu)待
2021-02-22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土地出讓金誰來承擔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