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是在簽訂時生效,即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就具有法律效力,若協議規定無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雙方應當予以遵守,若一方違背,肯定會按協議處罰。
違約金要另行看待,因為你們的協議應該為《勞動合同》一類的,必須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來約定,按其規定,公司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能約定違約金,一種是公司出錢進行專門培訓的,一種是約定競業限制的,其余不能與勞動者約定違約金條款。關于解除協議只要按勞動合同法及勞動法規定執行進行;勞動者一方是可以單方解除的,提前一月通知,試用期提前一周,或雙方協商一致隨時可解除。
入職協議書有如下的條款,和勞動合同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用人單位在告知義務和入職審查問題上的法律風險
用人單位未履行入職告知義務和不注重入職審查都將給單位自身帶來很大的風險。
1、用人單位未履行告知義務的法律風險。
用人單位對應聘人員主動告知是法定的義務。不履行這一法定義務,將影響到勞動合同的效力。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作出錯誤的判斷而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認定為欺詐,因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而訂立的勞動合同可認定為無效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知情權的輕視,還可能給用人單位帶來很大的法律風險,甚至需要承擔嚴重的法律責任。例如不向勞動者告知職業危害,《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要對用人單位處以2至5萬元的罰款。
2、用人單位未嚴格進行入職審查的法律風險。
用人單位招聘過程的簡單化、形式化,不注重入職審查,輕視入職審查,將對用人單位用工帶來很大風險。用人單位如果在招聘時,對應聘人員的身份、學歷、職業資格、工作經歷等如果核查不嚴格,而應聘人員有弄虛作假的情形的,會導致其無法勝任工作、耗費工資福利待遇、浪費招聘工作管理成本、勞動合同無效等嚴重后果。最直接的法律風險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不進行入職審查,勞動者以欺詐手段入職的,可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二是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從以上闡述我們可以看出,勞動者如果投訴用人單位未履行入職告知義務,或者由于用人單位入職審查不嚴以欺詐為由解除勞動者的勞動合同,都負有舉證的責任。
入職協議不是全部都有效,也不是全部都沒有效,這主要要看協議內容是什么,如何協議內容是法律規定的雙方利益問題,然后又有公司的公章的話,這份協議就是有法律效力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不肯補償員工怎么辦
2020-11-20醫療事故賠償死亡賠償金
2020-11-11發生高空墜物事件一樓住戶負賠償責任嗎
2021-03-26法律顧問聘請合同怎么寫
2021-03-02子公司股權轉讓需要母公司股東會決議嗎
2021-01-30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