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雙倍經濟補償金規定是怎樣的
勞動者依據《勞動合同法》38條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應該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也就是一倍。除勞動合同法38條之外的理由,勞動者提出解除,無經濟補償金。只有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才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經濟賠償金的計算方法是合同解除前勞動者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乘以勞動者工齡的雙倍,也就是經濟補償金的雙倍。
二、勞動者拿到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法律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賠償金。具體下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單位在勞動合同期限未滿時,解除勞動合同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被解雇;如果說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是五年,在第三年的時候,單位就解雇員工,那么就需要支付經濟賠償金
2、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如果勞動者被診斷為職業病,單位是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一旦解除,就需要支付經濟賠償金,主要特殊是勞動者患職業病。如果只是普通的病,在醫療期滿之后,單位還是可以正常解除。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這是對女職工的特殊保護,此時不管勞動合同期限是不是已經屆滿,只要在這期間解除勞動合同,單位都要支付經濟賠償金的。
第四種: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這里面,只要勞動者在醫療期內,也不論勞動合同期限是不是屆滿,單位都不能單方解除合同,否則就要支付經濟賠償金。
三、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是合作關系,是沒有誰比誰地位高一些。用人單位支付薪資,勞動者出賣腦子和體力。雙方的合作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這樣可以保證雙方的利益,如果有一方違約了,那么至少另一方的權益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經濟補償金繳稅標準是怎么確定的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再次購買房 首付應該按第幾套算?
2020-11-12先訴抗辯權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1-25小產權房補償款訴訟平息后再分配
2021-01-15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23宅基侵權怎樣賠償
2020-11-14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債務人能否以法院對夫妻債務的處理結果對抗債權人
2020-12-28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如何查出房子有無抵押
2021-02-05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