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協議的有效情形是什么?
(1)仲裁協議的形式:一項有效的仲裁協議必須有合法的形式,絕大多數國家的法律都要求仲裁協議必須用書面形式作成。
(2)仲裁協議當事人的行為能力:依照《承認與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規定,如果訂立仲裁協議的當事人依對其適用之法律有某種無行為能力情形者,締約國可以拒絕執行該仲裁協議。
(3)爭議事項的可仲裁性:爭議事項的可仲裁性是指當事人訂立的仲裁協議中約定的提交仲裁事項,必須是有關國家即(仲裁準據法)允許采用仲裁方式處理的事項。
二、仲裁協議在下列情形下無效
1、以口頭方式訂立的仲裁協議無效。我國仲裁法第16條規定了仲裁協議的形式要件,即仲裁協議必須以書面方式訂立。因此以口頭方式訂立的仲裁協議不受法律的保護。
2、約定的仲裁事項超出法律規定的仲裁范圍,仲裁協議無效。我國仲裁法第2、3條規定,平等主體之間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而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以及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不能仲裁。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仲裁協無效。為了維護民商事關系的穩定性及保護未成年人和其他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法律要求簽訂仲裁協議的當事人必須具備完全的行為能力,否則,仲裁協議無效。
4、一方采取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仲裁協議的,該仲裁協議無效。自愿原則是仲裁制度的根本原則,它貫穿于仲裁程序的始終。仲裁協議的訂立,也必須是雙方當事人在平等協商基礎上的真實意思表示。而以脅迫的手段與對方當事人訂立仲裁協議,違反了自愿原則,所訂立的仲裁協議不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愿,不符合仲裁協議成立的有效要件。
5、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或者仲裁協議對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當事人對此又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仲裁協議中要明確規定仲裁事項和選定的仲裁委員會,這是仲裁法對仲裁協議的基本要求。如果仲裁協議中沒有對此進行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該仲裁協議則具有理疵。對于有想疵的仲裁協議,法律規定是可以補救的,即雙方當事人可以達成補充協議。如果未能達成補充協議,仲裁協議即為無效。
仲裁協議的相關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不同的案件所需要進行仲裁的情況是不同的,如果不符合法定的仲裁條件的,那么所形成的仲裁協議就是無效的,并且不具備法律效力,具體情況下應當由仲裁機關來進行合法的認定和處理。
簽訂的仲裁協議如何撤銷?
涉外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有仲裁協議的管轄權異議提出時間是什么時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廣東省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9網絡侵權會不會有刑事法律責任
2020-12-30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面臨哪些法律風險,應該如何防范
2021-03-22已婚男人婚外生子違法嗎
2021-01-01保險公司法律顧問費
2021-02-19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人身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
2021-03-17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應該找誰負責
2021-02-02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