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離職經濟補償金繳個稅
(一)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三)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協商支付經濟補償職工能否反悔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就經濟補償問題簽訂協議,并已按協議約定的數額領取經濟補償金,但事后反悔,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未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能否獲得支持應區別情況作出處理: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經濟補償達成協議,協議中約定的經濟補償金額低于法定標準的,原則上應認定無效,屬于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條款。勞動者按協議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在法定期限內申請仲裁、提起訴訟,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未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的,應予支持,不得以雙方已達成協議,且實際履行為由,駁回勞動者的訴求。
2、但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協議中已明確告知國家法律法規對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和計算標準,勞動者明知協議所約定的補償金額與法定標準有出入仍自愿同意簽訂協議的,即使補償的標準及數額低于法律或法規規定,應當視為勞動者對自己權利的自行處分,勞動者按協議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反悔的,應當駁回其訴求。
3、勞動者領取經濟補償金后,對用人單位未依法足額給付的經濟補償金,超過法定期限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的,喪失勝訴權,應駁回勞動者的請求。
勞動者從用人單位那里獲得的經濟補償金,是否需要繳納個稅,這要看獲得的經濟補償金具體有多少。根據有關規定,超過一定的金額之后,那么對于超過的部分就需要承擔個稅。若是經濟補償金并沒有超過這個金額標準,則就是不需要繳納個稅的。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離職是否有經濟補償金?
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稅?
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要扣稅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的分公司分立程序
2021-03-12醫療事故防范制度是怎樣的
2021-01-12行政處罰辦結后多長時間立卷
2020-12-15宅基地加蓋二層合法嗎
2021-03-03工傷申報超過30天怎么辦
2021-01-04婚姻法司法解釋
2020-11-15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費
2021-01-17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