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因此,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我國是按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計算經濟補償,而非工齡,如上例員工工作6年零半個月,正常情況下,只能獲得6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而沒有17個月。
綜上所述,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是不能隨便解除勞動合同的,除非勞動者有明確違反公司規定的情況,否則其他時候就應該對勞動者做出相應的經濟補償,或者雙方通過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也是可以的。
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后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什么是無效勞動合同,有哪些表現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中介收取貸款服務費合理嗎
2020-11-18行政劃撥土地拆遷是否有賠償
2020-12-07同居是否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0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購買公司股權是否承擔之前債務
2021-01-10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外貿合同怎么認定簽字效力
2021-01-31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