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我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這是《勞動法》賦予勞動者自主選擇職業的權利,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通常稱之為 “辭職權”。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只要提前30天書面通知即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無需經過用人單位同意30天期滿勞動合同正式解除。
勞動者行使辭職權時應當注意兩點:一是如果勞動合同約定了違約金,或用人單位支付了培訓費等,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按約定承擔賠償責任;二是提前通知的日期要符合法律規定,否則用人單位可不同意解除勞動合同。
二、員工被迫辭職怎么辦
勞動合同簽訂后,經協商可以解除,解除勞動合同一般都會涉及經濟補償金問題,即使是雙方協商一致也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第28條:“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24條、第 26條、第27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5條規定:“經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根據上述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是用人單位提出的,必須要依法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五)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不少人認為在自己向單位提出辭職申請的時候,需要單位或者老板批準,而這個時候單位或者老板出于生產的需要,就有可能不會批準辭職,那自己也就無法離開單位。但其實法律并未規定在勞動者提出辭職的時候一定要經過單位或者老板的批準。通常情況下需要提前一定時間告知自己要離職,到時候不管是否批準,其實都是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
員工主動離職代通知金要繳納嗎?
自動離職后勞動合同是否解除
離職證明書需要幾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入職審批表可以視為勞動合同嗎
2021-02-04緩刑期間能否競選村委會成員
2020-12-11車禍四級傷殘得五級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23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