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時效是多久?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標準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 國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所以說,勞動者本人雖然知道公司應該向自己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是在一年之內都沒有通過法律途徑維權的話,并且超過仲裁時效的原因也并非是受到了公司的阻攔,這樣的話,就算公司有確切的侵權行為,勞動者本人的合法權益也會因為超過仲裁時效而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勞動合同的類型有哪些,期限是幾年?
勞動合同到期未續簽有補償嗎
單位單方變更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預售合同能抵押嗎
2020-11-13坐計程車受傷司機沒錢賠出租車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2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扣押勞動者工資作為保證金的勞動合同無效
2021-03-18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土地出讓年限有什么規定
2021-03-10小區強行違建物業可以強行拆除嗎
2020-12-06誰有資格拆除違建
2021-02-09澄海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