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與終止勞動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1、勞動合同解除與終止是否由當事人作出意思表示不同。
勞動合同終止則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后,因出現某種法定的事實,導致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的勞動關系自動歸于消滅,或導致雙方勞動關系的繼續履行成為不可能而不得不消滅的情形。勞動合同終止主要是基于某種法定事實的出現,其一般不涉及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意思表示,只要法定事實出現,一般情況下,都會導致雙方勞動關系的消滅。
2、勞動合同解除與勞動合同終止情形不同。
勞動合同解除情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解除分為:意定解除(勞動合同法36條)、勞動者提前通知單方解除即勞動者主動辭職(37條)、勞動者隨時單方解除即被迫解除(38條)、用人單位單方通知解除(39條)、用人單位提前通知單方解除(40條、41條),前述各種解除的成就條件是不同的。
我國《勞動法》第23條只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但并沒有對勞動合同終止的具體情形作出明確規定。而2008年1月1日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對勞動合同終止的具體情形作出了列舉式的規定。該法第4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1)勞動合同期滿的;
(2)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3)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4)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5)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因此,當出現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上述事實之一時,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3、勞動合同解除與勞動合同終止是否需要履行法定程序不同。
勞動合同解除根據不同情形,需要履行不同的法律程序,如果未履行必要的法定程序,可能會導致勞動合同解除違法,從而不能出現當事人預想達到的解除效果,甚至事與愿違地要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在勞動合同解除的諸多情形中,除了意定解除以及勞動者在人身受到威脅,被強迫勞動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履行相應的法定程序外,其他均需履行相應的程序。
而對于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履行相應的法定程序,以及未履行法定程序的法律后果,我國《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均沒有做出明確規定,從而導致實踐中對于勞動合同終止時用人單位是否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義務,以及需要提前多長時間通知,各地掌握的尺度不盡一致,相對比較混亂。
4、勞動合同解除與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金的計算起點不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經濟補償金以2008年1月1日為分界點分段計算的原則,除了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為由,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經濟補償金時,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年限應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年限外,其他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年限均應自雙方建立勞動關系起計算,即應按工作年限計算,只是2008年1月1日前后,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數額略有不同。對于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金的問題,《勞動合同法》之前的法律、法規規定,勞動合同自動終止的,用人單位是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解除和勞動合同終止兩者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如果合同到到期那么勞動合同是終止,如果在勞動合同沒有到期之前,用人單位或者是勞動者提出不合作,那么是屬于勞動合同解除,勞動者提出勞動合同解除是沒有賠償費用的。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最新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計算標準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個人住房貸款條件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2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家庭承包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7土地流轉后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6拆遷補償案件有無時效
2021-01-27拆遷補償獎勵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越高越好
2020-12-07租房開店遇拆遷,可以向房東索要補償費嗎
2020-12-10房屋拆遷范圍的戶口管理政策
2021-02-06廠房拆遷補償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1房屋拆遷申請補償協議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7哪些人有權分割拆遷補償款
2020-11-21開發商等拆遷人居于何種法律地位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