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解除后,任何一方不得無故解除,在非合法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發生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主體,不管是用人單位,還是職員本身,都需要承擔經濟賠償的責任,格局法律規定,員工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的規定是怎樣的?
一、員工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的規定是怎樣的?
1、員工辭職,應提前30日通過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員工違反法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在此提醒廣大勞動者,因個人原因離職時一定要嚴格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在試用期的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如果違反該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
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賠償金如何計算
1、《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2、《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辦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3、 第四十七條規定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根據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知道,職員離職,需要提前三十天上交書面的離職申請書,對于違反此規定給單位早造成經濟損失的,員工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若解除合同的請求是單位提出的,且職員不存在過錯,那么,單位此時需要支付經濟賠償金。
工作中受傷,沒簽勞動合同怎樣維權?
2020年最新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內出軌可以判幾年
2021-02-12什么是股份轉讓
2021-01-02網絡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23留置他人動產有效嗎
2020-11-18跟蹤債務人犯法嗎
2020-11-11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法定監護人是否具有繼承權利
2021-03-16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哪些情形下可以討回購房定金
2021-01-25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怎么辦
2021-01-19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