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規定,男滿60周歲,女滿50周歲就能退休。那超過退休年齡的人可以成為勞動合同關系的主體嗎?或許很多勞動者對此都不是太了解。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對案例的介紹,一起看了解相關知識。
案情:
原告胡某系當地的個體診所的醫生,因多年從事中醫,具有一定的中醫技術和經驗,1997年3月被告某鄉衛生院為了填補其醫生力量的不足,將當時已經66歲的原告聘為本院的醫生,雙方未訂立書面合同,只是口頭言定了工資每月多少錢。2006年7月原告在上班期間,突發腦中風疾病,當時到被告處治療,后又到其它地方進行治療,但原告至今未能痊癒,喪失了繼續工作的能力。原告多次與被告協商,要求醫院支付醫療費、護理費及醫療期間的工資等,而醫院則不同意支付,期間原告還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勞動仲裁部門以本案不屬勞動爭議為由不予受理。故原告于2007年10月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按照勞動法的規定承擔各種費用。
評析:
針對上述情況,法院應如何處理,主要存在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對原告的訴請不予支持。理由是根據國務院頒布的退職退休暫行辦法,對限制和喪失勞動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在年齡上作出明確規定,該《辦法》規定,男滿六十周歲,應該退休。本案中原告雖然具備從事醫務的身體條件,具備繼續工作的能力,但從法律意義上講,已不具備訂立勞動合同的主體資格,只能簽訂勞務合同。據此,認為原告與被告之間形成的是一種勞務合同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和保護,原告要求被告按照勞動合同方面的法律規定來支付各項費用,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第二種意見認為原告訴請正當,法院應予支持。理由是原、被告之間已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原告雖已年過退休年齡,但其從事中醫工作來說完全能夠勝任,仍屬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國務院頒布的退職退休暫行辦法雖規定了60周歲的退休年齡,但這種規定主要側重于對勞動者的保護,且法律未明確禁止超過60周歲的人參加工作,也未明確規定超過60周歲的人不能成為勞動合同的主體,如果勞動者尚具備完全勞動能力且其自愿參加勞動,用人單位又自愿聘用,其與用人單位之間形成的仍屬勞動關系,應受到《勞動法》的調整和保護,故對原告依照《勞動法》規定要求被告支付各種費用的訴請法院應予支持。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我國法律并沒有對超過退休年齡的人能否成為勞動合同關系的主體這一問題作出明文規定,在實踐中,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才能作出準確判斷。
如何確定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解除協議如何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17虛開發票處罰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財產保全后會面臨什么法律風險
2020-11-20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15經濟適用房出了土地出讓金可以買嗎
2021-03-04土地出讓審批手續有哪些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