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形不能辭退員工
企業雖然有權利辭退“不能勝任工作”的員工,但是員工有以下6種情況的任意一種,屬于被“特殊保護”群體,企業都不可隨意辭退!
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2、在用人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間的。
4、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5、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比如擔任專職的工會主 席、副主 席或委員的;擔任平等協商代表的;員工正處于義務服兵役期間的。
二、被公司非法辭退后的補償標準
參考《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我們知道:“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同時,參考《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對用人單位非法辭退行為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在日常中,如果出現被公司無故辭退的情況,可以主張向所在的公司索要經濟補償,或向勞動仲裁申請勞動仲裁。
雖然《勞動合同法》賦予了用人單位在一定條件下可依法和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即辭退勞動者)的幾種情形,但是用人單位需要遵循相關的程序規定和具備相應的條件,才能合法辭退勞動者,并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而要是公司違法辭退勞動者的話,按照規定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二倍的賠償金。
什么時候單位不能辭退員工
未到法定退休年齡辭退員工需要進行補償嗎?
辭退員工補一個月工資合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禁品或危險物品的攜帶禁止規定是什么
2020-12-04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土方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1-03-15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轉讓土地使用辦理要求都有哪些
2021-01-16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協議拆遷是否有法律依據
2020-12-17如何做拆遷安置房登記
2020-11-07解讀: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