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上規定什么是企業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而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法律關系。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從用人單位領取勞動報酬和受勞動保護。
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同時。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
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二、勞動關系的特征
(1)勞動關系是在現實勞動過程中所發生的關系,與勞動者有著直接的聯系。
(2)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提供生產資料的勞動者所在單位。
(3)勞動關系的一方勞動者,要成為另一方所在單位的成員,要遵守單位的管理規定。
三、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的認定
在勞動爭議審判實務中,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以及法院對確立勞動關系所應具備的客觀要件分別作了規定和司法解釋。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2002年就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下發的通知中明確: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上海市高院于2002年所作的執法解答中就已將上述客觀情形作為法院在審理過程中認定勞動關系的判斷依據。該解答中還對勞動者的概念作了進一步闡述:不接受用人單位管理、約束、支配,以自己的技能、設施、知識承擔經營風險,基本不用聽從單位有關工作指令,與用人單位沒有身份隸屬關系的,不是用人單位的勞動者。
勞動關系應該不難理解的,在社會主義的中國,勞動者的所有合法權益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是提供立法強制性要求公司必須要做到的。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有從事勞動的權利和義務,但勞動者和公司在勞動關系中是需要相互尊重的,人事制度管理特別不規范的公司,生產作業肯定會受到影響的。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履行不能的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25小區沒住人是否要交物業管理費
2021-03-202020消費購物如何維權
2021-01-19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交通事故案件,法院受理范圍是什么
2020-11-11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