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被收購后對員工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公司要承認。若公司被收購后,解除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影響的層面有:
1、文化、管理的模式的變化
公司的變更注定也會變更公司文化等,這時候可能就要去適應一種新的公司文化以及管理模式。
2、管理層變換
要改變公司的工作模式,領導是關鍵,所以收購公司必然會讓自己的管理層員工代替收購公司的員工;作為下屬,就不得不學會跟新的領導相處。
3、薪酬、福利的變化
在薪酬福利方面也意味著有所改變,兩種可能:一種是現有的薪酬福利不變,一種是根據收購公司制定的新的薪酬福利來實行。
4、規矩和操作方式改變
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往可能要求說話簡單明了,但現在可能會要求更詳細具體,開會時間增加等。
二、公司被收購后員工有什么影響?
公司成立于一般的收購可能是一件好事也可能不是,員工繼續工作,有可能是裁員,普遍福利會更好,公司被收購,可能福利比以前更好,但是也有可能是裁員。
(1)公司員工去路:
1、繼續在新公司工作(勞動合同繼續,一般不會立即補償);
2、被裁員(按勞動法補償,含工齡補償)。
(2)員工一般會有的想法:
1、接著干(勞動合同繼續,一般不會立即補償)。
2、不想干了(沒有補償)。
(3)法律規定:
1、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的規定,只要新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是沒有經濟補償的。 只有在新公司要求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并重新計算工齡時,才可以要求終止勞動合同,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
2、公司被收購,原有員工直接就變成新公司的員工,一般收購從法律上講都是這樣。如果要裁員,按照法律,根據工作年限,必須支付N 1的補償給員工,收購協議簽之前裁員,就原公司支付,簽之后裁員,就新公司支付,不能不付,否則可以直接去勞動仲裁,基本這種情況仲裁都會支持員工。
(4)沒有補償的情況:
1、并購前后,與新舊公司簽了自愿離職協議。
2、并購前沒有簽勞動合同或是合同已到期的。
3、并購前已上交了辭職信的。
4、不想到新公司上班也是不愿意與新公司簽勞動合同。
綜上所述,公司被收購的情況對該公司的員工來說可好可壞,一般情況員工可以根據自己意愿選擇是否繼續在該公司工作,當然也有可能遇到公司被收購后就進行裁員的情況,那么這時候都是有經濟補償的,補償方式由上文的方法進行。
公司被收購后債務怎么辦
企業收購的意義是什么
如何對企業資產收購合同進行審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強制拆遷?強制拆遷的種類和程序
2020-11-16公司法人變更是否影響債務承擔
2021-01-05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