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關系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勞動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
根據勞動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勞動關系相關內容
1、概念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法所確立的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2、法律特征
1)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2)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勞動法》第十條;“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3)勞動法適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包括外資企業)。《勞動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3、認定
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在我國對相關的勞動者進行相關的保護,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應及時的簽訂勞動合同,確定勞動關系合法的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在發生勞動糾紛時,勞動者可以拿出這類勞動關系證據,勞動部門按照這類證據進行審理糾紛案件。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責任成立要件
2021-03-14代理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2-03如何認定夫妻債務
2021-03-15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員工在下班路上受傷公司如何處理
2021-01-16債務人死亡妻子應如何承擔責任
2021-02-22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保險公司重大疾病理賠流程的時間
2021-03-2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