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如果用人單位是違反法律的規定鎖解除勞動合同的話,那么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金。這種平常經在我們國家法律中就是代通知金,因此很多人都想了解一下。在我國賠償金后還要給代通知金嗎?
一、在我國賠償金后還要給代通知金嗎?
代通知金按照勞動者上月工資標準計發,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平均工資計算。
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在勞動者無法定過錯的情形下,出現了法定的特別情形,即《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的情形,法律允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者合同。由于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合同,勢必給勞動者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而勞動者本身又無過錯,因此法律規定一方面用人單位提前30天書面通知勞動者,讓勞動者有適應期,提早做好相應安排;用人單位不提前30天通知的,給予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代通知金。另一方面按照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給予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補償勞動者在失業時重新尋找工作所需要的時間的利益。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代通知金,它是和工資不一樣的,兩者是不同性質的。開通至今,他是按照公司的標準來進行支付。
代通知金的計算標準:
《實施條例》規定“代通金”的支付標準,應當以上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但只以單月的工資為準,可能過高或過低,既有可能對用人單位不利,也有可能對勞動者不利,從整體上看不利于促進和形成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所以,結合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上個月的“工資標準”,應當是指勞動者的正常工資標準。如其上月工資不能反映正常工資水平的,可按解除勞動合同之前勞動者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確認。
二、相關閱讀:代通金適用的法定情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由此可知,法律明確規定,適用代通金的情形只有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特定的三種情形。
小編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在賠償金給予之后是不需要再給代通知金的,實際上代通知金,就是一種性質的賠償。除此之外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根據我國勞動合同的法律規定怎么樣適用代通知金。
故意殺人罪賠償標準是什么?
高空拋物造成人員受傷,誰來賠償?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是否是遺產 被繼承人死亡繼承人如何承擔被繼承人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刑事證據的關聯性
2021-03-18頂樓漏水該怎么做
2020-11-10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債權轉股權的驗資證明應當包含什么內容
2021-01-13商標駁回再審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8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