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要是因為自身原因需要解雇員工就必須給員工充足的時間過渡失去工作的期間,法律中所規定的一個月就是單位需要提前通知被解雇員工的硬性規定,如果單位是臨時決定和員工解除關系的就必須支付相應的代通知金。那么,單位解除合同支付的代通知金扣稅么?
單位解除合同支付的代通知金扣稅么?
代通知金屬于工資收入,應按個人所得稅稅率納稅。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語,《勞動法》中沒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代通知金是香港和臺灣的說法,就是指用人單位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應該提前一個月通知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一個月通知的,以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替。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
【解除勞動合同 經濟補償 所得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第一條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p>
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雖然代通知金是作為給那些被辭退的員工的一種補償,但這也是以工資的名義和形式發放到員工賬戶,所以員工在收到代通知金時還是需要按照個人所得的標準向國家上交相應的稅費。
2020年最新工資扣稅標準
勞務費扣稅計算方法
2020年工資扣稅怎么計算,有哪些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勞動仲裁怎么處理
2021-03-19工傷鑒定腦震蕩能評傷殘嗎
2020-12-06轉載他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1-27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價格上惡意競爭違法嗎
2021-03-21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