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雙方確定勞動雇傭關系之后,用人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于是很多人認為,只要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雙方就是建立了勞動關系,那么,勞動關系的建立以社保繳納為標準嗎?具體解答如下:
社會保險關系不等同于勞動關系。
社會保險關系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即依據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規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用人單位、勞動者之間在社會保險中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它包括養老保險關系、醫療保險關系、失業保險關系,工傷保險關系和生育保險關系。
從廣義上講,生活在城市和農村的任何勞動者與任何性質的用人單位之間因從事勞動而結成的社會關系都屬于勞動關系的范疇。從狹義上講,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勞動關系是指依照國家勞動法律法規規范的。但是由于其確立過程中大多數伴隨著經濟上的相關往來,勞動關系既是一種社會關系又是一種經濟關系。
《勞動法》第16條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法律對勞動關系的建立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而《勞動法》雖然對社會保險和福利在第9章中作出了規定,但對社會保險關系的建立卻沒有涉及。顯然,法律對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險關系的重視程度不一樣。在現實生活中,企業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而忽略或故意逃避社會保險的現象比比皆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險關系存在同生和交融關系。勞動關系是用人單位和職工通過簽訂勞動合同以書面的形式確定的。在合同期內,職工讓渡勞動力的使用權,在用人單位管理部門的安排下勞動,用人單位在職工付出正常勞動的情況下支付勞動報酬。勞動關系的確立就是要保護勞動者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當然,勞動關系的確立也保護用人單位生產的正常運行。社會保險是國家在職工年老、生病、生育、工傷等喪失勞動能力及失業的情況下提供的一種幫助,因此,社會保險關系也是基于公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保護而產生的,兩者都源于民事領域。另外,在工業發展的初期,雇員風險的補償由雇主承擔,這時候的保險是企業保險,保險關系仍然存在于勞動關系中。隨著工業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介入雇員的保險關系,雇主從直接向雇員支付保險轉變為向社保機構為雇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關系才從勞動關系中異化出來,但是,無論如何發展,保險關系還是離不開勞動關系,因為,絕大多數的社會保險項目是基于勞動關系而發生的。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險關系的同生和交融關系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得非常明顯。改革開放以前,,勞動保險條例》中的基金統籌制度已被取消,社會保險名不副實,實為企業保險,企業自身辦保險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一些企業不堪重負。改革開放以后,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社會保險的基金統籌制度又重新建立,基金的互劑功能又重新發揮作用。勞動和社會保障改革從國企改革的配套措施一躍成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改革至今,一個獨立于企業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水平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還遠未形成。象重視勞動關系一樣重視社會保險關系的氛圍還沒有確立。
以上就是“勞動關系的建立以社保繳納為標準嗎?”的具體回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雙方勞動關系的確立是以簽訂勞動合同為主,只有簽訂了勞動合同,員工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所以千萬不要把社保關系和勞動關系混為一談。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附條件不起訴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23同一產品有兩項相似的外觀設計如何申請
2021-01-06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解除同居關系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05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保險理賠維權三條途徑
2021-01-05荒山承包變工業用地可以嗎
2021-03-09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農村開荒地能不能流轉
2020-12-14土地流轉合同怎么填
2021-03-22除了搶種搶建,還有什么方法能提高征地拆遷補償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