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國公民在生活當中也有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越是在一些一線城市,勞動者的自我維權意識也是比較強烈。相對來說,在一些二三線城市的勞動關系就沒有這些一線城市處理的好,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地方勞動者本人的法律意識非常薄弱,甚至對于勞動關系的了解都知之甚少,就比如勞動關系的主體客體,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一、勞動關系的主體客體是指的什么?
勞動關系的主體:勞動者和用人單位。
勞動關系所涉及的勞動者是指依據勞動法律和勞動合同,在用人單位從事體力或腦力勞動并獲得報酬的自然人。達到法定勞動年齡,并具有勞動能力是成為勞動者的必備條件。用人單位則是依法招用和管理勞動者,并對勞動者承擔相關義務的相對方,主要類型有
(1)在中國境內依法核準登記的各種所有制性質、組織形式的企業。如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港澳臺企業、鄉鎮企業等。
(2)依法核準登記的個體經濟組織。即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
(3)依法成立的事業單位,包括文化、教育、衛生、科研等各種單位。事業單位在國家法律規定的權限范圍內有權使用勞動者。
(4)依法成立的國家機關。它們在法律規定的權限范圍內,也有權使用勞動者。
(5)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包括工會、婦聯、研究會、協會等社會團體組織。
勞動關系的客體:勞動行為。
實施勞動行為,完成勞動任務是勞動者的首要義務。由于勞動關系所指向的是勞動行為,所以,勞動關系建立后,勞動者必須加入到用人單位的生產和工作中去,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對內享受本單位職工的權利,承擔本單位職工的義務。用人單位作為生產經營活動的組織管理者,在要求勞動者完成生產工作任務的同時,必須為勞動者完成勞動行為提供條件,包括生產場所、機器設施、勞動工具等。
二、勞動關系的構成要件:
1、主體
指參加勞動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包括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勞動者,外國人、無國籍人要成為我國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符合我國《勞動法》關于勞動能力的規定。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用人單位,主要指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2、客體
指勞動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主要包括物和行為。物是指能夠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可以為人類所控制,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物質實體;行為,主要指勞動行為和勞動管理行為。
3、內容
指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法享有的勞動權利和承擔的勞動義務。
勞動關系的主體當然就是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的,沒有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自然就不可能形成勞動關系。而勞動關系的客體就是針對這種勞動行為,勞動者只有在實施了勞動行為以后才能夠和用人單位構成勞動關系的。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無效的情形
2020-12-20刑事律師函怎么寫
2021-01-13有限公司減資需要驗資嗎
2021-03-09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肇事司機逃逸如何處理
2020-12-16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