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關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勞動合同中每一條每一款都約束著雙方當事人的行為,雙發當事人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勞動合同行事,否則就會承擔不利的后果,譬如說,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問題,那么勞動關系的解除賠償金到底由誰來支付,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大家。
符合《勞動合同法》46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提出解除與勞動者之間的事實勞動關系的,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入職第2個月開始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綜上所述,小編為大家列舉了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的問題,廣大勞動者可以作為參考資料進行維權,當然情況不一樣的時候又要另當別論,不是每一種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都需要支付賠償金,具體勞動關系的解除賠償金問題如何,如果還有疑問的話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告政府能直接到中院嗎
2020-11-29出租人隱瞞房屋被抵押承租人怎么維權
2020-12-09勞動法辭退孕婦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未離職沒簽合同申請仲裁算曠工嗎
2021-03-25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