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經營不規范的企業,并不會和職工全部簽署勞動合同,有些僅僅是靠口頭承諾支付工資報酬。其實這樣對于職工的合法權益是一種傷害,后期發生糾紛的時候處理起來比較被動。對于這種事實勞動關系,也有一定的評判標準。那么事實勞動關系判斷標準是什么?我們一起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事實勞動關系判斷標準是什么?
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如下:
1、沒有書面合同形式,通過以口頭協議代替書面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2、應簽而未簽訂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后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前簽訂過勞動合同,但是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繼續在本單位工作卻沒有與其及時續訂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延續的勞動關系;
4、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勞動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力、義務條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兼并合同中規定了職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問題,這就有了作為事實勞動關系存在的依據;
5、勞動合同構成要件或者相關條款缺乏或者違法,事實上成為無效合同,但是雙方依照這一合同規定已經建立的勞動關系。
二、確定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有哪些?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三、確定勞動關系仲裁時效是多久?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綜上所述,對于事實勞動關系的判斷,要從雙方是否具備管理被管理關系、勞動者是否付出勞動并拿到報酬等方面入手。像應該簽署書面勞動合同而以口頭形式代替的,本該簽署合同沒有簽署的,合同到期應該續簽而沒有簽的,都符合事實勞動關系判斷標準,都屬于事實勞動關系。這種情況下,勞動者是可以發起確認勞動關系仲裁的。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干股可以收回嗎
2020-12-26哺乳期離婚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1-01-11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