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存在大量的如便利店、理發店等這樣的個體工商戶,他們雇傭員工的時候往往不簽署合同,在管理上面也比較松散。當雙方發生糾紛時,正確區分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就顯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認定雇員同個體工商戶勞動關系?針對這個勞動市場的熱點問題,小編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認定雇員同個體工商戶勞動關系?
我國《勞動法》第2條明確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該規定表明:各類企業的勞動關系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關系都歸勞動法調整。
我國《民法通則》第26條對個體工商戶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即公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經核準登記,從事工商業經營的,為個體工商戶。
區分勞動關系和雇傭關系,從關系主體的范圍看,勞動關系的主體具有特定性,即一方只能是勞動者個人,另一方必須是用人單位;而雇傭關系的主體范圍就更為廣泛,凡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均可形成雇傭關系。從關系主體間的地位上看,勞動關系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具有隸屬關系,勞動者應當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服從用人單位的管理;在雇傭關系中,用人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對勞動者通常不具有約束力,勞動者在實際工作中是相對獨立的,兩者之間不存在隸屬關系。
二、個體工商戶是否可以作為勞動關系的主體?
勞動關系是指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體經濟組織(統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個人之間,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從用人單位領取報酬和受勞動保護所產生的法律關系。在實際生活中,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現象相當普遍,但只要雙方實際履行了上述權利義務,即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
不論是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還是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都是用人單位與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之間的關系,所以,毫無疑問的是,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與其雇用的人員之間成立勞動關系,而不是雇用關系;雙方之間因履行合同存在爭議時,應當適用勞動合同法,雇員與個體工商戶之間的爭議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而如果雇員在工作過程中遭受意外傷害的,應當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賠償,而不是適用人身損害賠償的相關法律規定。
由此可見,按照我國勞動法規定,個體工商戶屬于用人單位,其應當與員工簽署勞動合同,建立個體工商戶勞動關系。在雙方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員工可以從定期拿到工資、提供標準的勞動、固定的工作時間等方面舉證雙方的勞動關系。即便沒有合同,在雙方建立事實勞動關系的情況下,糾紛的解決還是按照勞動合同法及勞動法的規定執行。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不簽服務合同怎么辦
2021-01-31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2021-03-17沒有進行股權變更能否解除協議
2021-03-23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不同意管轄裁定怎么辦
2020-12-15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保險受益人空白死亡保險金歸誰
2020-11-29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有什么聯系
2020-11-08郫縣農村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1-17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應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2北京拆遷安置政策有哪些
2020-12-20拆遷安置房有房產證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