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裁員賠償2倍嗎?
疫情期間違法辭退員工需要賠償雙倍的經濟補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月工資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二、疫情期間的相關規定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
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難以按法定時限審理案件的,可相應順延審理期限。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勞動用工指導和服務,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疫情期間用人單位是不可以辭退員工的,若是考慮到經濟萎縮等,需要裁員的,那么支付給下崗職員經濟賠償即可,賠償的金額一般是薪資的兩倍。但若是員工存在違法行為,或者侵害了公司的利益的,那么可以直接在不支付任何賠償的情況下辭退此職員,
合同期滿辭退有補償嗎?
哪些員工是不能被辭退的
女員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公司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2020-11-12租賃的企業環境違法由誰承擔責任
2021-02-11疫情期間私人企業要求上班違法嗎
2021-02-18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有何具體規定?
2021-01-10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2020遺贈撫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04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工程承包合同有哪些種類
2021-03-06土地流轉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03拆遷安置糾紛如何調解
2021-03-02違建房屋,拆遷時怎么做,才盡可能的有補償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