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點其實也就是勞動者加班,延遲工作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被單位安排加班加點工作的,才能依法向單位索要加班工資。若是勞動者主動加班的話,則就沒有工資了。那實踐中,加班加點的工資應該怎么算呢?詳細內容請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吧。
一、加班加點的工資應該怎么算
支付加班加點工資的標準是:
(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即正常工作日加點),支付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即星期六、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工資標準的200%的工資報酬;
(3)法定休假日(即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以及其他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工資標準的 300%的工資報酬。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勞動者,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應按照《勞動法》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勞動法》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中關于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規定。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外安排加點的,支付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的工資;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加班的,分別支付不低于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200%、300%的工資。
二、加班加點爭議該如何處理
用人單位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安排職工加班加點,應當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當協商不一致,發生勞動爭議時,仲裁委員會應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71條規定處理。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對企業在勞動法限定的延長工作時數內決定加班加點的,應要求勞動者服從單位的決定;對企業違反法律規定決定加班加點的,應要求企業撤銷該決定,職工也有權拒絕執行該決定。
需要先搞清楚勞動者是在什么時間段加班的,平時下班之后,還是周末或者法定節假日,不同時間段加班的加班工資標準是不一樣的。并且由于各個勞動者的工資基數不同,也會造成最終計算出來的加班工資數額不一樣。
2020年端午節加班工資是多少
實行計件工資制有加班費嗎
加班費計算基數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保險理財的原則
2020-11-26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委托代理人
2020-12-15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
2021-01-06農村商業用房拆遷補償辦法是怎樣的
2020-12-01拆遷補償只能選擇貨幣補償嗎,不同意貨幣補償怎么辦
2021-02-13樓房多少年后必須拆除
2020-12-23協議拆遷的背后有哪些陷阱
2021-01-12如何做拆遷安置房登記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