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設領域,勞務派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用工形式。施工單位會同派遣工簽署勞動合同,規定好工資及福利待遇等各種事項。實際操作中,因為沒簽署勞動合同引發的糾紛比較多,由于勞務派遣涉及到兩個單位,這里就涉及到問責的問題。那么造成勞務派遣事實勞動關系之過誰來承擔?下面小編簡單分析總結下這方面的知識。
一、造成勞務派遣事實勞動關系之過誰來承擔?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由于派遣用工的特殊性,《勞動合同法》第92條規定,派遣單位違法,給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同樣,《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35條規定,因用工單位違法而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失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無論是派遣單位違法,還是用工單位違法,都應當對勞務派遣員工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1、沒有書面合同形式,通過以口頭協議代替書面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2、應簽而未簽訂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后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前簽訂過勞動合同,但是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繼續在本單位工作卻沒有與其及時續訂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延續的勞動關系;
4、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勞動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力、義務條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兼并合同中規定了職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問題,這就有了作為事實勞動關系存在的依據;
5、勞動合同構成要件或者相關條款缺乏或者違法,事實上成為無效合同,但是雙方依照這一合同規定已經建立的勞動關系。
綜上所述,一旦認定勞務派遣事實勞動關系成立,則用人單位和派遣單位都要承擔賠償責任,支付職工經濟補償金和二倍工資,具體比例可以由兩家單位協商。也就是說施工單位沒有和派遣工簽署勞動合同,即便是它的違法行為,派遣單位也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官司不肯付款怎么辦
2021-03-18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著作權人的種類及著作權的內容
2021-01-17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實習期公司有權利處罰員工嗎
2020-12-28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什么樣
2021-01-29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農村城鎮化改革,面臨房屋拆遷,拆遷補償是選擇房屋還是錢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