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仲裁時效什么情況下中斷
根據(jù)《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因此,仲裁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三種情形:
1、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如勞動者向用人單位討要被拖欠的工資或者經濟補償。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如勞動者向勞動監(jiān)察部門或者工會反映用人單位違法要求加班,請求保護休息權利;也可以是向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如勞動者向單位討要被拖欠的工資,用人單位答應支付。
這里需要注意,認定時效是否中斷,需要由請求確認仲裁時效中斷的一方當事人提供有上述三種情形之一的證據(jù)。因此,需要當事人有證據(jù)意識,注意保留和收集證據(jù)。
二、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計算
根據(jù)規(guī)定,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遭到了侵害,這是其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基礎。從這一時間點開始計算仲裁時效期間,符合仲裁時效是權利人請求仲裁機構保護權利的法定期間的本意。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主觀上已了解自己權利被侵害事實的發(fā)生;應當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盡管主觀上不了解其權利已被侵害的事實,但根據(jù)他所處的環(huán)境,有理由認為他已了解已被侵害的事實,他對侵害的不知情,出于對自己的權利未盡到必要的注意或將其作為推延仲裁時效期間起算點的借口的情況。
仲裁時效的起算,以權利人的權利客觀上受到了侵害、且主觀上已知曉權利被侵害的事實為構成要件。權利人主觀上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而事實上其權利并未受到侵害的,不能使仲裁時效期間開始計算。
對于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來說,除了可能有中止的情況,還有可能出現(xiàn)時效中斷。根據(jù)規(guī)定,勞動仲裁時效一旦被中斷,之后在中斷事由消失之后,那么時效應該是重新計算的,這點與時效的中止不同。因為導致時效中止的事由消失之后,那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應該是繼續(xù)計算。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勞動仲裁律師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勞動仲裁程序的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2-17限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1-21處理人事爭議案件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2020-12-17撤銷無效婚姻要多久執(zhí)行
2021-02-02中小企業(yè)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區(qū)別
2021-02-13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申請撤銷強制執(zhí)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宣傳單是否屬于要約邀請
2020-11-27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放棄競業(yè)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