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時工能否享有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不存在臨時工之說,只要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且受傷情況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十五條之規定(且不存在第十六條規定之情形)的,無論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都應認定為工傷并按工傷待遇獲得賠償。
《工傷保險條例》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按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社會保險法》第2條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社會保險法》第33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臨時工上班期間受傷,應該找工作單位還是派遣單位負責
1、用人單位非法使用臨時工期間,造成臨時工工傷的,應由用人單位承擔臨時工的工傷待遇。勞動行政部門對該用人單位應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2、包工負責人非法使用臨時工發生工傷事故的,應承擔臨時工的工傷待遇;包工負責人確實無力承擔的,由發包方承擔。
3、建設工程由若干企業承包或者企業實行內、外部經營承包時,則工傷保險責任應由職工的勞動關系所在企業負責。
4、臨時性、季節性的生產、工作崗位,仍須使用臨時工,他們因工死亡和因工殘廢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按固定工的勞動保險待遇執行。
在《工傷保險條件》中作出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即臨時工與企業的職工一樣,符合法定情形的,均應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
勞動者如沒有得到相關的賠償時,應積極的向勞動管理部門進行相關的反應,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勞動管理部門按照相關的法律和案件情況對著這類相關的案件進行審理,對相關的用人單位和保險公司進行調節,賠償這類勞動者的經濟損失。
工傷保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可否索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常見交通違法處罰新規
2020-12-19工地無固定工資工傷如何賠付
2021-01-02雇傭童工該如何
2021-03-15非訴訟法律業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交通事故鑒定費和訴訟費還誰承擔
2020-12-06倒車與直行相撞誰全責
2020-11-16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如何辦理土地承包證
2021-03-10土地出讓金的好處有哪些
2020-11-25林場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