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轉嫁工傷責任租賃協議對工人是否有效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勞動合同轉移并不影響工傷員工的權益,其后期保障由接受方繼續負責。
二、工傷
工傷亦稱“公傷”、“因工負傷”。職工在生產勞動或工作中負傷。根據國家規定,執行日常工作及企業行政方面臨時指定或同意的工作,從事緊急情況下雖未經企業行政指定但與企業有利的工作,以及從事發明或技術改進工作而負傷者,均為工傷。1953年1月2日政務院修正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規定,工人與職員因工負傷,其全部診療費、藥費、住院費、住院時的膳食費與就醫路費均由企業行政負擔;醫療期間工資照發;確定為殘廢時,視其殘廢程度,由勞動保險費中按月付給因工殘廢撫恤費或因工殘廢補助費。
三、工傷的認定范圍
我國原勞動部1996年發布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對工傷的范圍作了明確規定。職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引起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其范圍為:
1.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的,在緊急情況下,雖未經本單位負責人指定但從事直接關系到本單位重大利益的。
2.經本單位負責人安排或者同意,從事于本單位有關的科學實驗、發明創造和技術改進工作的。
3.在生產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造成職業病的。
4.在生產工作時間和區域內,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傷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緊張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力的。
5.因履行職責遭致人身傷害的。
6.從事搶救、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
7.因公、因戰致殘軍人復原專業到企業工作后舊傷復發的。
8.因公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傷害或者失蹤的,或因突發性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力的。
9.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屬工傷。
我們都知道造成工傷的原因有許多,通過工傷鑒定用人單位會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保障工傷人員在醫療或者工傷期間里造成的損失能得到補償。一般由于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同,以及工傷鑒定的等級不同,得到的賠償也就存在很多差異。
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可否索賠
申請工傷認定要注意什么事項
去哪個部門做工傷認定 發生工傷能用醫保報銷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商業秘密的網絡保密方法有哪些
2021-03-25什么是遺囑 怎樣立遺囑
2021-02-07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舊房在拆遷時會進行折舊嗎,折舊率怎么算
2021-03-07潮州潮安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31房屋拆遷安置合同條款具有可撤銷的法定情形嗎
2020-12-27國家征地拆遷補償標準主要由什么組成
2020-11-24地方政府的行政規章創設拆遷許可是否合法
2020-12-24拆遷戶的房子可以買嗎
2021-02-272020年國家棚改政策有哪些
2021-02-19城中村拆遷時,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準備
2021-02-16拆遷方以“違建”的名義拆除我的房子,如何應對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