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期間員工享受哪些待遇
關于醫療待遇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醫療期內職工享受的待遇,第二種是醫療期屆滿后享受的待遇。
第一種待遇是在醫療期內,企業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且應當支付給職工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其中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助費可以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但是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醫療待遇按照企業參加醫療保險待遇的相關規定來支付。
第二種待遇是在醫療期滿后,職工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也不能夠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單位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以書面的形式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本人,并且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和醫療補助金;經濟補償的標準按照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來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的經濟補償;關于醫療補助金,一般情況應以不低于六個月的工資標準來支付。
二、醫療期如何計算
根據勞動部關于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4條規定。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12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15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18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24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30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
如:享受三個月醫療期的職工,如果從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該職工的醫療期應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間確定,在此期間累計病休三個月即視為醫療期滿。其他依此類推。
職工得病了的,用人單位需要按照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給予其一定時間的醫療期,但通常醫療期最多不能超過24個月。而在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能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1條和第40條的規定,與解除與職工的勞動合同,另外還需要按照有關規定支付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雖然允許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但卻不得低于最低工資的80%。
最新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醫療期滿病假期間解除勞動合同后如何補償?
職工工傷醫療期待遇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一個宅基地分戶后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19關于拆遷安置房建在集體土地上的問題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