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關系到職工的合法權益,關系到職工的生存大計,因此掌握住工傷索賠的時效尤為重要。但是我們有時因為其他因素錯過了工傷時效,這時候我們該怎么辦呢?
《工傷認定辦法》第7條規定了工傷的時效:受害人因為工傷向勞保行政部門提出申請時,應當注意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是否有管轄權是否屬于他的管轄范圍,如果屬于則在申請時申請人提供的申請工傷認定完整的材料,并且要在該工傷屬于受理時效內的,符合上述條件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可見在法律規定中,工傷的時效為1年。雖然《工傷認定辦法》對個其申請時效確定為一年,但是并沒有說明如果時效超過了一年之后就不再受理。
關于一年的時效問題:對于1年的時效,我們可以認為如果工傷的索賠申請超過一年,這個時候再去進行工傷索賠申請的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如不予受理,根據有關的法律認為這將不屬于行政不作為。雖然這只是實際的規定,但是有關的行政法律法規并沒有規定超過一年就不可以受理的情況。從法理上來說,要區分這是屬于對法條的解釋還是補充,還是都不屬于。從保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角度來說,對于勞動者所提交的工傷申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該職工所在單位都應該對超過時效的該申請作出受理并且予以認定。當然有時在觀點上仍然存在分歧。還有部分人主張:在自己遭受損害時職工可以以人身損害賠償為由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同時在自己的起訴書中說明要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我們可以看相關的法律法規,可是《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十一條明確規定:《工傷保險條例》所調整的該關系具有前置性,《人身損害賠償解釋》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被適用的。以及該法第十二條:規定如果遭受到工傷的人或者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訴訟請求中要用人單位承擔工傷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辦理,即需要通過勞動仲裁的方式。因職工所在單位內部以外的其他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的,遭受工傷的要求賠償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該其他人承擔民事責任。
從《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二條和可以看出,最終的時效的判定是要根據具體的時間來確定,即一年,如果實在一年的時效之內的話,勞動者是一定可以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申請工傷賠償的,如果超過了一年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則適用于。如果在超過一年后,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身損害賠償。
綜上,勞動者受到工傷最好在工傷的時效范圍內及時向有關部門申請,以得到賠償,減少損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過了時效可以根據《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工傷認定被中止時效的情況有哪些
申請工傷認定時效是多久
工傷的認定時效一般有多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金約定的上限是多少
2021-01-272020年最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怎么公示規章制度才利于舉證
2021-03-20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