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工傷該怎么辦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應當通過雙方當事人平等協商,訂立書面形式的勞動合同來建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的存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就無勞動關系存在。合同法上有通過“默示”視為同意而訂立的合同,在勞動過程中,對通過默示的方式已經成立的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應予以承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也應受到保護。
在工作中負傷的,因此應認定為工傷,用人單位應承擔因工傷造成的經濟損失。
二、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1、工傷的認定:根據《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1996)規定,職工由于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者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而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2、工傷認定程序:企業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工傷職工或其親屬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保險待遇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申請期限可延長30日。
工傷職工本人或者其親屬沒有可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由本企業工會組織代表工傷職工提出待遇申請。職工待遇申請應當經企業簽字后報送。企業不簽字的,工傷職工或其親屬可以直接報送。勞動行政部門接到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申請后,應當組織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取證,在7日內作出是否認定為工傷的決定,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但不超過30日。
3、工傷醫療待遇:職工因工負傷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工傷職工治療工傷所需的掛號費、住院費、醫療費、藥費、就醫路費全額報銷。工傷職工需要住院治療的,按照當地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2/3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批準轉外地治療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按照本企業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4、住院期間工資問題:職工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療的,實行工傷醫療期。工傷職工在工傷醫療期內停發工資,改為按月發給工傷津貼。工傷津貼標準相當于工傷職工本人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收入。
工傷是勞動者在工作中不愿意發生,卻往往會發生的情形。若此時勞動者與單位之間還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話,可能勞動者就會比較苦惱,不清楚這個時候自己應該怎么辦。另外,在實務中,不少人還會有這樣的疑惑,不知道對于工傷的情況,自己可不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其實,對于這個問題還需要結合具體的案情具體去分析。
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就自動終止嗎?
在我國事業編制寫勞動合同嗎
簽訂勞動合同后可以辭職嗎?是否需要賠償公司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使用假旅游營運證如何處罰
2021-02-02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還要承擔違約責任嗎?
2021-02-16醫生誤開癲癇藥,賠償責任如何確定
2020-11-212020年最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農村搬遷每人補償多少
2021-01-20路橋征收房屋公示時效是多久
2020-12-08村委會有權利簽訂征地協議嗎
2020-12-12環境侵權案件中的關聯性如何證明
2020-12-11刑法危害公共衛生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21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及其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系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