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誰同意?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征求勞動者同意,并需要支付賠償金,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征求用人單位同意。經濟補償是指企業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 經濟補償,一般根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資標準來計算具體金額。公式為: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月工資。
工作年限的計算標準是: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按半個月工資標準支付。月工資的計算標準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為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本人月平均工資,工資計算標準最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二、用人單位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需支付賠償金:
1、在勞動合同期內(如果勞動者沒有過錯)公司單方面解除合同,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公司應支付2倍經濟補償金數額的賠償金。
2、如果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沒有提前30天通知勞動者,應再支付1個月工資的代通知金。
3、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47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4、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是半年內按照半個月計算,滿半年按照1個月計算。
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相關規定
第五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第八條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需要明確的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相關法律上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必須支付勞動者相關的賠償。具體涉及到兩個情況:一是如果勞動者同意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可以支付賠償金進行解除,二是勞動者不愿意解除合同的情況下應當進行溝通解決或者訴訟解決。
最新勞動合同文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置房還沒下來怎么寫遺囑
2020-12-09如何認定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
2021-01-20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2021-01-14農村修公路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8如何認定被拆遷人的主體資格
2020-12-25房屋拆遷可以拿到的補償款怎么計算
2020-12-26專家提醒廣州慎重對待三舊改造 不要操之過急
2020-12-11南昌房屋拆遷是如何補償的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