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因公死亡賠償方式和標準
故員工因工死亡的,近親屬可獲得三項費用,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三項費用標準如下:
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公式: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依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2月28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故2017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33616元×20=672320元。
因《工傷保險條例》在全國統一執行,不論當事人是城鎮戶籍還是農村戶籍,也不論地區,均執行統一標準。
2、喪葬補助金: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公式:當地社平工資×6
比如,北京2017年5月27日公布的社平工資標準為7706元,則喪葬補助金為7706元×6=46236元。
3、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公式:配偶:死者本人工資×40%(按月支付);
其它親屬:死者本人工資×30%(每人每月);
孤寡老人或孤兒: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初次核定時上述撫恤金之和應≤職工月工資(按月計算)。
說明:如果用人單位已參加工傷保險,則上述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如果未參加工傷保險,則全部待遇由用人單位承擔。
以上就是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當中關于員工因公死亡的工傷保險待遇。勞動創造社會的財富與價值,無論是在我們肉眼可見的行業還是精神的行業,例如教師和藝術等等,都是需要我們用心去維護勞動者的利益的。因此,如果員工因公死亡,那就可以領取以上的福利待遇。
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可否索賠
工傷保險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工傷保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股權眾籌融資是否涉嫌非法集資
2021-03-20船舶未解除抵押可以轉讓嗎
2021-02-18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