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斷中斷事由消除后時間怎么計算?
訴訟時效的中斷后,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承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訴訟時效中斷的具體條件在法律上是有明確規定的,由于訴訟時效對于訴訟案件是否可以受理直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訴訟時效屆滿的情況下,司法機關必須確實存在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才會繼續受理相關案件,并進行合法的判決處理。
錯列被告起訴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最新訴訟時效中斷的計算方法
申請調解是否構成訴訟時效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訴訟中專家證言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2-11什么是域名仿冒注冊商標
2021-01-19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按揭貸款需要交保險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