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眾斗毆隨著中國法治化進程的不斷加深已經很少出現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我們對其了解的方式多來自于影視作品,聚眾斗毆不僅危害他人生命安全,也給社會穩定帶來不小的壓力,人們的正常生活也會因此受到困擾,那么,單方面聚眾斗毆和尋釁滋事如何定性。
單方聚眾斗毆和尋釁滋事如何定性
單方聚眾型聚眾斗毆與傳統的聚眾斗毆一樣要求犯罪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斗毆的直接故意,但在“斗毆”的理解上,是否要求對方也必須具有斗毆的故意,實踐中還存在分歧。2002年江蘇公檢法《關于辦理涉槍涉爆、聚眾斗毆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一方有互毆的故意,并糾集3人以上,實施了針對對方多人或其中不特定一人的毆斗行為,而對方沒有互毆故意的,對有互毆故意的一方可以認定為聚眾斗毆。可見,該規定并沒有強調對方具有斗毆的故意。2006年上海市公檢法《關于辦理聚眾斗毆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認定,“斗毆”,一般是指雙方出于不法動機而相互進行攻擊、廝打等加害對方身體的行為。強調的雙方均有斗毆的故意。筆者認為一方具有逞強爭霸的動機,聚眾在公共場所毆打他人,具有聚眾斗毆的主觀故意,符合聚眾斗毆罪的構成要件。對方是否具有斗毆的主觀故意,只是外在的一個條件,而不是法定的構成要件,以他人的主觀故意來作為犯罪行為人的主觀構成要件,不符合刑法基本原理。
單方聚眾型聚眾斗毆客觀行為表現方面,是否一定要形成互毆、對打的局面。根據《現代漢語詞典釋義》,“斗”即對打,“斗毆”指的是雙方相互毆打,即雙向的。所以,傳統的聚眾斗毆罪的客觀要件必須是雙方進行相互毆打。但筆者認為,單方聚眾型聚眾斗毆一方行為人爭強好斗動機明顯,因而糾集人員多,在打斗中出于壓倒性優勢,被毆打方往往不具備抗衡能力,處于一直處于被毆打的被動境地,以致于沒有出現互相毆打的情形,所以,完全以互相毆打的客觀表現形式為特征是涵蓋不了單方聚眾型聚聚眾斗毆罪的客觀表現方面的。
都擺脫不了對他人的傷害的事實,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同樣也給自己的帶來了傷害,問題的解決不是通過斗毆來決定,而是雙方心平氣和的商量,因此,一旦矛盾爆發,首先想到的是動口而不是動手。如有其它問題,請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聚眾斗毆罪的定罪標準是什么?
最高檢公安部聚眾斗毆罪追訴標準是什么?
怎么才能認定聚眾斗毆罪犯罪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扭送人途中反抗受傷可以索賠嗎
2021-02-24商品房建筑面積與合同不符該如何
2020-12-20安徽非婚生子如何處罰
2021-01-14公安局賬戶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3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