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的民事糾紛呈現出比較多元化的一個明顯的特征,其實,我國公民因為各種社會關系而產生的民事糾紛是要通過民法總則來正確的處理的。民法總則不僅對于我國的民法典具有里程碑式意義,也有效的化解了近代的是各種民事矛盾。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民法總則第三條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一、民法總則第三條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民事主體又稱“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即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民事主體的資格由法律規定,在中國,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能夠作為民事主體的有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國家是民事法律關系的特殊主體,在一定情況下,需要國家直接參加民事活動時,國家以民事主體的資格參加民事法律關系,如發行公債、享有財產所有權、接受贈與、對外以政府名義簽訂貿易協定等。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的一方稱權利主體,承擔義務的一方稱義務主體。通常,民事主體既是權利主體,也是義務主體。民法調整的主要是商品經濟關系,商品關系要求對等的勞動交換并體現等價有償的要求,反映在民事法律關系上就是雙方都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在某些民事法律關系中,只有一方是權利主體,另一方則是義務主體,如絕對權關系、無償的合同關系等。在民事法律關系中,主體可以都是單一的;也可以一方是單一的,而另一方是多數;也可以雙方都是多數的。在某些民事法律關系中,義務主體是特定的人,例如債權債務關系;在另一些民事法律關系中,義務主體則是不特定的任何人,例如所有權關系
二、民事權利包括哪些?
(1)財產權與人身權
根據民事權利是否以財產利益為內容,民事權利可分為財產權和人身權。
財產權,是指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財產權是可以以金錢計算價值的,一般具有可讓與性,受到侵害時需以財產方式予以救濟。財產權既包括物權、債權、繼承權,也包括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
人身權,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的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人身權是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不能以金錢來衡量其價值,一般不具有可讓與性,受到侵害時主要需以非財產的方式予以救濟。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分權。
(2)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形成權
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和形成權。
支配權,是指主體對權利客體可直接加以支配享受其利益的權利。物權、人身權、知識產權都屬于支配權。支配權的特點主要在于:第一,權利人可直接支配權利客體,以滿足其利益需要,如房屋所有人可以直接占有使用房屋;第二,具有排他性,權利人可禁止他人妨礙其對客體的支配。
請求權,是指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如買賣合同的出賣人請求買受人支付價款的權利。請求權的主要特點在于權利人不能直接取得作為權利內容的利益,須通過義務人的行為間接取得。請求權是由一定的基礎權利派生的權利。如出賣人請求支付價款的請求權是基于其債權產生的,所有人在其財物為他人非法占有時有請求占有人返還的權利是基于所有權產生的。
抗辯權,廣義上是指對抗請求權或否認他人的權利主張的權利,有的稱為異議權;狹義上僅指對抗請求權的權利。抗辯權的作用在于對抗請求權,又可分為一時抗辯權和永久抗辯權。
形成權,是指權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
(3)絕對權與相對權
根據民事權利的效力范圍,民事權利可分為絕對權和相對權。
絕對權,又稱對世權,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義務人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權利。
絕對權的主要特點在于,權利人可任何人主張權利,權利人不須借助義務人的行為就可實現其權利。絕對法律關系中的權利人享有的權利即為絕對權。物權、知識產權、人身權都為絕對權。
相對權,又稱對人權,是指其效力及于特定人的權利,即義務人為特定人的權利。相對權的主要特點在于,權利人只能向特定的義務人主張權利,須借助義務人行為的介入才能實現其權利。相對權是相對法律關系中權利人享有的權利。債權為典型的相對權。
(4)主權利與從權利
根據兩項相互關聯的權利之間的關系,民事權利可分為主權利與從權利。
主權利,是指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不依賴另一權利可獨立存在的權利;從權利則是指兩項在關聯的權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權利制約的權利。如一債權人享有擔保權,該債權人享有的債權為主權利,其享有的擔保權就是從權利。
(5)原權與救濟權
根據相互間是否具有派生關系,民事權利可分為原權與救濟權。
原權為基礎權利,是權利性民事法律關系中的權利。救濟權是由原權派生的,為在原權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現實危險而發生的權利,是保護性法律關系中的權利。如某甲的房屋被乙侵占,甲要求乙返還房屋的權利屬于救濟權,甲對其房屋享有的所有權屬于原權。
(6)專屬權與非專屬權
根據權利有無移轉性,民事權利可分為專屬權與非專屬權。
專屬權,是指無移轉性,權利人一般不能轉讓,也不能依繼承程序轉移的權利。人身權就屬于專屬權。非專屬權,是指具有移轉性,權利人可以轉讓,也可依繼承程序移轉的權利。
由此可見,民法總則第三條是對于我國民眾的各種權利通過立法進行了保護,這一條最基本的規定和我國的憲法是高度吻合的。民事主體所擁有的這些權利在正常情況下是不允許被其他任何機構和個人侵犯的,所以我們的各種基本權利之所以能夠在社會生活當中被他人所敬畏,是離不開各種根本大法的保障的。
榮譽權在民法總則中是指什么?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婚姻關系的條文內容是什么?
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適用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合同到期不讓走怎么辦
2020-11-15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