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部免責條款,按此條款,未來的受害人放棄將來對本應承擔責任的人提出的全部賠償請求。
二是部分免責條款,按此條款,受害人事先同意接受以特定方式計算的,不超過一定數額的有限賠償。
三是以時間限定的免責條款,約定受害人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出自己的請求,逾期不再享有有請求賠償的權利。四是通過罰款的免責條款,這種條款,當事人同意在以后發生損害時將支付一筆固定數額的款項于受害人,即免除責任。一般而言,免責條款屬于合同的組成部分,應當奉行合同自由原則。但是,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尤其是處于弱者地位的當事的利益和公序良俗,我國《合同法》第53條明文規定,合同中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免責條款無效。在合同訂立或者履行過程中,一方造成他方人一身傷害的,構成侵權責任。而“禁止免除對人身傷害的侵權行為責任,是各國立法和實務的一致立場。”我國《合同法》也不例外。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免責約定,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諸如:病人動手術前,醫院讓其家屬在保證書上簽字“所發生的一切后果,醫院概不負責”;雇工合同中約定“工傷概不負責”等。其實,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早就確立了一項法律原則:有關人身傷害的侵權行為免責條款絕對無效。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雇工合同應當嚴格執行勞動保護法規問題的批復》中指出:“經研究認為,對勞動者實行勞動保護,在我國中已有明文規定,這是勞動者所享有的權利。張*珍、徐*秋身為雇主,對雇員理應依法給予勞動保護,但他們卻在招工登記表中注明工傷概不負責”。這種行為既不符合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也嚴重違反了社會主義公德,應屬于無效的民事行為。需要說明的是,從“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免責條款無效看,行為人是故意所為,還是過失所為,均不能免責,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根據過錯程度決定免責條款的效力,為各國民法所采納。如《德國民法典》第276條第2款規定:“人因故意行為而應負的責任,不得預先免除”。《瑞士債務關系法》第100條第1款規定:“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之責任,預先免除之合意者無效。”我國地區“民法”第222條規定:“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之責任,不得預先免除。”我國《合同法》第53條對此亦作出了明文規定。最后,為了使您在遇到無效合同條款有哪些的問題時可以有效地解決法律糾紛,最大限度地保障您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15吸毒不構成犯罪情況下處罰幾日以上拘留
2020-11-27年薪是勞動爭議糾紛范疇嗎
2021-01-20違反勞動安全法的責任
2021-02-18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有哪些范圍
2020-12-15注冊公司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20商標侵權侵權多少認定
2020-12-26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可以量刑
2021-03-22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