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薪留職人員、內退人員、下崗待工人員,被其它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的單位聘用的,屬于勞動關系;聘用單位不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的,不是勞動關系。
用工單位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是指經過合法登記和注冊。
停薪留職指勞動關系不終止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允許生產或工作上不需要的多余人員離職,并停發工資的勞動法律行為。它一般由用人單位和職工簽訂停薪留職合同,具體約定雙方權利和義務。它只適用于原固定制職工。停薪留職人員實際是與原單位簽訂有勞動合同的,只是雙方處于暫停履行的階段。
內部退養人員,實際是指那些處于各種原因提前退休的人員,嚴格來說并不是真正的辦理了退休手續,只是在單位內部的一種近似退休待遇的辦法,辦理內退的人員可不在單位工作,但每月可從單位領取一定數額的內退費,實際上是一種保留勞動關系但又無須在崗的情形,一般在國企較多,主要是對一些無法安排合適崗位但又未達到退休年齡的老員工的過渡性辦法。
2010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八條明確規定:“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動關系處理”。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停薪留職人員、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與新用人單位之間的用工關系應認定為勞動關系。相應地,勞動者與新的用人單位之間因勞動關系產生的爭議也應當適用勞動法律、法規。具體來說,第一,新的用人單位有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在停薪留職、提前退休、下崗待崗、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等情形下,勞動者與新用人單位建立用工關系的,應當由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按照相關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第二,發生工傷事故時新的用人單位有賠償的義務。根據相關政策、法規依據可知,在勞動者于新用人單位工作期間發生工傷事故的,應當由新用人單位承擔工傷待遇的各項義務。第三,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新的用人單位有補償的義務。在勞動者與新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有關解除權的產生、行使以及解除或終止后的法律后果包括經濟補償金、賠償金等事項,都應當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因此,企業在招聘停薪留職人員、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時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實踐中,一些企業存在著使用停薪留職人員、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的情形,而且這一類人員多數為技術類人員,但由于企業對相關政策的不了解認為與“退休人員”一樣實行的是雇傭合同,而沒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也沒有繳納社會保險。為了防止發生糾紛,建議企業及時梳理企業人員類型,及時采取彌補措施防止受到不必要的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法釋〔2010〕12號
第八條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動關系處理。
停薪留職人員、內退人員、下崗待工人員,被其它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的單位聘用的,屬于勞動關系;聘用單位不具有法定用工主體資格的,不是勞動關系。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的主要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1-10簽空白合同如何勝訴
2020-12-20錄音錄像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7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領結婚證要財產公證嗎
2021-03-02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