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區分偷稅漏稅騙稅?
1、概念不同:
偷稅:故意的少繳或不繳稅款的違法行為。是指納稅人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為目的,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采取各種不公開的手段,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隱瞞真實情況,不繳或少繳稅款,欺騙稅務機關的行為。
騙稅:以欺騙手段非法占有稅款的違法犯罪行為,表面形式合法。納稅人用假報出口等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經過公開的合法的程序,騙得稅務機關信任,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騙取減免稅或者出口退稅的行為,并在表面上具有合法性。
漏稅:無意發生的少繳稅款行為。由于納稅人不熟悉稅法規定和財務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漏繳或少繳稅款的違章行為。如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少計應稅數量,錯算銷售金額和經營利潤等。
2、方法不同:
偷稅:以欺騙、隱瞞的方式逃避納稅;
騙稅:用欺騙手段獲取出口退稅;
漏稅:并不是主觀刻意為之;
其中偷稅和騙稅比較隱蔽,而欠稅和抗稅比較直接明顯,容易辨別;
3、違法程度不同:
偷稅:對納稅義務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漏稅:對漏稅者稅務機關應當令其期限照章補繳所漏稅款;逾期未繳的,從漏稅之日起,按日加收稅款滯納金。
騙稅: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六條規定,有騙取出口退稅行為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騙取的退稅款,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的,稅務機關可以在規定期間內停止為其辦理出口退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稅收征管法》
第二十八條 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征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緩征收或者攤派稅款。
農業稅應納稅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核定。
第二十九條 除稅務機關、稅務人員以及經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委托的單位和人員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稅款征收活動。
第三十條 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負有代扣、代收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
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時,納稅人不得拒絕。納稅人拒絕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報告稅務機關處理。
稅務機關按照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手續費。
第三十一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
納稅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批準,可以延期繳納稅款,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三個月。
第三十二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第三十三條 納稅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減稅、免稅。
納稅人以任何目的和私心將應當繳納的稅務占為己有的都將受到法律的監督和制裁,公民的權益得到保護的同時,也應當及時履行相應的義務,這樣社會才會相對平衡,經濟、政治和文化才能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人們的生活才能蒸蒸日上和幸福美滿,國家富強。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實施行政處罰時效為多長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江蘇省鎮江市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2021-03-18未進行公證的婚前房產離婚后歸誰
2021-02-132020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范本
2021-02-12股權轉讓必須去工商局變更么
2021-02-02什么是圖形商標
2021-03-13有房貸的房子能進行反擔保嗎
2021-01-15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法院民事調解離婚別人會知道嗎
2021-02-24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