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如何認定工傷,不小心工傷怎么維權
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三章對工傷范圍作出了規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其中,第十四條對于何種為工傷進行了列舉性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1、認定工傷的情形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即時間條件、場所條件和原因條件。時間條件:要求發生工傷時是要在工作時,而場所條件是需要受到的傷害在工作場所之內,至于原因方面需要是因為完成工作而受到傷害,即勞動者在工作時,在工作場所內,因為工作原因而受到事故傷害,就要被認定為工傷。該法條第二至第七項則是列舉了認定工傷的例外情況。
2、構成第三項這種工傷,須滿足以下要件:即員工受到的傷害是發生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是履行工作職責或者職務,并且履行工作職責或職務是使用合法手段;受暴力傷害與合法履行工作職責或職務有因果關系。律師指出,“如果在履行工作時,在工作地點因為私怨私仇、打架斗毆受到了傷害,但是這種傷害并非是員工因為履行工作職責造成,就不能認定為工傷。”
3、對于患職業病的員工,雖然其發病期間雖沒在工作時間,也沒在工作場所內,但對于這種情況,如果是因為工作原因受到傷害,那么也應認定為工傷。
4、上下班途中應滿足兩個條件,即一是時間要素,即上下班的必要時間;二是地理要素,即上下班的必經路線”。
必經路線:不是指唯一的路線,如果職工從住處到單位有多條路線選擇,那么職工選擇哪一條路徑都是為了到單位上班或者回家,這樣都應算是經過必經路線。必要時間:要參考勞動者住處和單位之間的距離、勞動者使用的交通工具、交通狀況等因素來綜合認定,不能局限于一個固定時間段。還要注意例外情況,比如勞動者下班沒有直接回家,而去幼兒園接孩子放學或是去買菜等從事生產生活所必須的事后再回家,也應認定為是在下班途中。
攤上工傷怎么維權
1、要保留有證據。包括單位給勞動者看病繳費的單據、支票,單位指派人帶著傷者去醫院看病繳費刷卡的單據。如果勞動者可以自行拍照的,一定要記住將上述的單據進行拍照留存。如果勞動者傷情嚴重的,無法行動時,那么其家屬需要在第一時間內和工友們或是用人單位相關人員進行溝通談話,并要對談話采取錄音等方式,以保留相應的證據。
2、要和用人單位簽訂并保留好勞動合同。因為進行工傷索賠維權的第一步就是要認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如果無法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那么之后一系列工傷索賠程序的啟動就無從談起。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勞動者請求法院確認雙方勞動關系是否成立,適用何種舉證責任在審判實務中存在爭議,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法院對于認定勞動關系是否存在是采用舉證責任倒置的作法。所以,為了避免日后維權之路中可能出現的不必要的羈絆,勞動者進行應聘或找工作時,應當明確和用人單位提出簽訂勞動合同的要求,同時應當保留好屬于自己的那份勞動合同。
3、向專業人士請教。勞動者在發生工傷事故和遭受職業病時,在工傷認定和維權的過程中,最好找工會和有關的專業人員進行咨詢,必要時聘請專業的律師進行代理,這樣能節省自己的時間和更多的精力,以便于維護自己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員工涉嫌刑事責任怎么處理,單位是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7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集體林地林權流轉如何辦理,有哪些相關手續
2021-01-30房屋征收補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04以拆除違章建筑來拆遷怎么辦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