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合同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平等原則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對等。合同當事人必須就合同條款充分協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2)自愿原則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自愿原則是貫徹合同活動的全過程的,包括:
第一,訂不訂立合同自愿,當事人依自己意愿自主決定是否簽訂合同;
第二,與誰訂合同自愿,在簽訂合同時,有權選擇對方當事人;
第三,合同內容由當事人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自愿約定;
第四,在過程中,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協議變更有關內容;
第五,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可以約定違約責任,在發生爭議時,當事人可以自愿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總之,只要不違背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的規定,合同當事人有權自愿決定。當然,自愿也不是絕對的,不是想怎樣就怎樣,當事人訂立合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3)公平原則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要公平合理,要大體上平衡,強調一方給付與對方給付之間的等值性,合同上的負擔和風險的合理分配。具體包括:
第一,在訂立合同時,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得濫用權利,不得欺詐,不得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第二,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
第三,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
(4)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終止后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相互協作。誠實信用原則具體包括:
第一,在訂立合同時,不得有欺詐或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
第二,在履行合同義務時,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及時通知、協助、提供必要的條件、防止損失擴大、保密等義務;
第三,合同終止后,當事人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5)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綜上可知,在簽訂合同的時候,當事人需要遵循的原則包括五種,即公平原則、平等原則、自愿原則、誠實信用原則以及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這些都是《合同法》中進行要求的,同時也是當事人應該注意的地方。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簽備案過的房子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0財產保全擔保費退嗎
2021-01-06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