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簽的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義務
按照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只要發生了用工行為,與員工形成了勞動關系,即使是沒有簽勞動合同書,員工就享有勞動法上規定的各項權利,單位也負有勞動法上的各項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就是用人單位不能免除的強制性法定義務。假如單位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員工可以向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單位繳納,甚至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
二、單位終止或者解除(辭退員工)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按照法律的規定,如果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或者時,需要依法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有的地方性法規甚至規定未簽勞動合同的,不得解除勞動關系),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還需要加付額外的經濟補償金。而如果是簽訂了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到期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時,則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三、單位終止或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辭退員工)造成員工失業的,可能需要賠償失業損失
如果因為單位沒有依法為員工繳納失業保險費,導致員工被辭退后無法領取失業保險待遇時,員工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給予賠償,有的地方甚至規定,要按應得失業保險待遇的2倍進行賠償。
四、員工可以隨時,且不承擔任何違約責任或者賠償
如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員工要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必須提前30日書面通知單位,否則就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造成單位損失的,應該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勞動合同約定了員工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單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員工承擔為違約責任(如違約金等)。但是,如果單位沒有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員工不但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且不需要對單位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賠償責任。
五、單位不能以試用不合格辭退員工
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最長不超過6個月),在試用期內,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是,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則不存在試用期(因為口頭約定的試用期是無效的),單位雖然可以辭退員工,但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還要加付額外的經濟補償金。
六、不簽勞動合同不利于單位保護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單位必須對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而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者簽訂專門的保密協議,是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現形式之一。如果沒有簽訂保密條款或者保密協議,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法律責任,單位就難以證明哪些屬于商業秘密,是否已對其主張的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從而有可能不被認定為商業秘密。這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七、不簽勞動合同造成員工損失的,單位要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因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包括勞動合同到期后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造成勞動者工資損失、工傷、醫療等待遇損失的,除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外,同時還要支付25%的額外賠償費用。勞動行政部門還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給予行政處罰等等。
八、用人單位可能面臨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
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一經查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單位改正,并可以給予罰款的處罰。比如的規定是給予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的規定是可以按每人500至1000元的給予單位罰款處罰。
公司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不僅不能免除其對勞動者應有的義務,還要從用工之日起第二個月開始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這樣也不利于公司商業秘密的保護。因此,一份書面的勞動合同,不僅能維護勞動者的利益,同時也在維護公司的利益。
綜上就是對于公司不簽訂勞動合同的一些風險,其實不簽訂合同對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都是存在隱患的。所以,若為勞動者在進入企業時一定要要求訂立合同;用人單位也要制定符合公司章程的合同,這樣大家都受益。如果你還有其他任何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是甲方先簽還是乙方先簽
2020-12-25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非法侵入住宅罪處罰是怎樣的
2020-12-06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經濟糾紛會異地審理嗎
2021-03-25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接管期限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0-12-16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